在北京这么多年了,搬家对于我可以说是一件没有什么难度的事情了,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北漂至今我已经练就了一身打包东西的好手艺!
当然,我每次搬家都要找搬家公司的,北京那么大,我一个杨柳扶风还没有男朋友(别问怎么不谈恋爱,以前爸妈不让,现在没人看上)的小姑娘,自然需要一个有着强壮臂弯的师傅来助我搬家。

回首凝望来时路,跟我说过最多话的异性,竟是搬家师傅(暴风哭泣.jpg)。

2012年第一次搬家:于师傅
属性:行走的大喇叭
我刚到北京的时候搬家东西很少,那时候长得胖也不爱打扮,衣服比较少,运动风很宽松,两套衣服轮换着穿,你以为我不想买衣服?

还不是因为贫民窟女孩,不配(哭得好大声)!!!

衣服不多只有一个好处,搬家省钱。有多省钱,就是所有的家当一个行李箱就能拖走,运输工具——地铁。

第一次搬家找师傅是我工作一年半之后,发现当时的工作根本就养活不了自己,人肉眼可见的瘦了许多。

于是转行跟着家乡的姐姐一起卖东西,那一年顺势也换了房子, 杏鑫平台登陆离公司近一点。那段时间虽然穷,也是在地摊上淘了不少“宝贝”,搬家的时候就找了搬家师傅。

我经常逛街的地方,街口有很多穿着背心大裤衩的师傅,躺在阴凉的地方等活,有的就直接睡在车上。

于师傅躺在他那半新的电动三轮车上,我站在他旁边环顾四周,想找一个胳膊大腿粗一点的,正犹豫着选择黑裤衩的大叔还是花裤衩的小哥时,一声“小姑娘”把我吓一跳,低头于师傅睁开眼睛看我,一口正宗河南口音:

“搬家还是拉货?” “搬家” “别看了,人家午休呢,我给你搬,保证物美价廉童叟无欺还想再来!”
我一听,这师傅一口广告打得响啊,那就试试吧!于是我上了他的小三轮威风凛凛地进小区。

一路上师傅那个嘴“叭叭”的就没有停下过,从我爸妈说到他爸妈,从他爸妈说到他老婆爸妈,搬东西的时候好像只有嘴动了手脚才能动。

虽然聊得很愉快,但是耳膜都快被震裂了,于师傅真乃“行走的喇叭”,杏鑫开户一不留心站在他旁边,我还要做好心理准备,师傅一个人的时候应该不会寂寞吧!

2015年第N次搬家:李师傅
属性:陋巷哲学家
2015年的夏天,我工作的第三年,已经搬过很多次家,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这一次搬家。

师傅是搬家公司派来的,看起来四十几岁,戴手套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的手,是吃过苦的人。

在去新家的路上师傅说本来今天在我之前还有一单的,是个肥差,1000多块呢,可惜被人挖墙角了。

图片来源:易丰搬家

我听着就痛心,到嘴的鸭子飞了,过来接我这活,估计连个零头都赚不到吧!

正替师傅惆怅着呢,师傅说:

“也不要紧,那活是肥就是太累,有这时间干点啥不好,又不是缺钱!”
“您帮人搬家不是为了赚钱为了什么?”
我笑了,师傅您这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担子不轻吧!

“谁跟你说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你们年轻人就是,唉!太实在。”师傅一脸无奈,“我出来工作主要是想打发打发时间。”
“您家有矿?”
“矿倒是没有。”师傅咧嘴笑笑,“几年前我们家拆迁,得了几套房,现在收收租,日子过得太舒坦。人哪!没工作就跟社会脱节了,你说是不是?到了我这个年纪,能为社会创造点价值就继续发挥光和热……”
“是是是!”
我还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人家师傅想得比我可通透多了。

写在最后:
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主校区在郊区,距离市区30多公里,每次出去都要经历一个小时的公交颠簸。

我们唯一能够直达市区的公交是9路公车,学校的才子还为它作了一首歌。

那时候有一位9路公车的司机师傅上过我们校报,原因是这位师傅开车时全程跟我们英文交流,30多岁没上过大学,喜欢说英语,于是买书自学,英语口语虽然蹩脚但是会的词汇应该比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都多。

我很佩服这样的人生态度,从来不停止对未知的探寻,也会在繁琐无味的生活中找寻亦或是制造一些乐趣,真希望我们都可以拥有这样的能力。